2025年8月25日,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,自开展全民癌症防控行动以来,全市已有116.19万居民参与早期筛查,累计评估出27.44万人次高危人群,其中3323位像高老伯一样的市民通过早筛实现早诊早治,有效避免了癌症恶化风险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无锡在全国率先构建的"防筛诊治康"一体化防控体系,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鲜活的地方实践样本。
家住惠山区的高老伯是这项民生工程的直接受益者。去年6月,他在社区组织的癌筛中被提示肺癌高风险,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上级医院后确诊为早期肺原位癌,经手术治疗后现已康复。同样幸运的还有锡山区羊尖镇73岁的席老伯,他在今年5月筛查中发现结肠多发息肉,经专家劝导接受手术后证实为早期结肠癌。"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筛查,早发现真是救了我的命。"席老伯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受益群众的心声。
作为省内唯一与国家癌症中心合作的城市,无锡将癌症防治列为重点民生工程,创新打造了覆盖全市的48家初筛机构和48家精查机构网络。通过灵锡App线上风险评估与线下专业检测相结合的模式,市民可便捷完成"初筛-精查-诊疗-随访"全流程服务。惠山区堰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周玲介绍,针对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,医务人员还提供上门讲解和服务,确保筛查无死角。
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茆勇表示,医院牵头建立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,已为精筛阳性患者提供线上预诊和全程健康管理服务。统计显示,2020至2024年间,无锡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例提升7.53个百分点,达到34.91%。这种"早发现、早干预"的防治模式,不仅大幅降低了患者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,更显著提高了五年生存率。
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透露,当前正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深化筛查数据分析,计划推出更精准的癌筛政策。同时通过设备升级、保险创新等举措,持续完善"政府主导、市场参与、全民共享"的防控机制。随着首轮三年行动进入收官阶段,这项惠及百万市民的健康工程正在为全国癌症防控探索可复制的"无锡经验"。